科技日報合肥3月24日電(記者吳長鋒)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和生命科學學院陳宇星教授、周叢照教授和孫林峰教授課題組合作,闡明了金黃色葡萄球菌胞壁酸翻轉酶轉運胞壁酸的機制和翻轉酶特異性抑制劑的抑制機制。該研...
近日,一項刊登在雜志Cell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典卡羅琳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谷氨酰胺(Glutamine)或能幫助肥胖人群降低機體脂肪組織的炎癥并減少機體脂肪量,文章中,研究人員揭示了谷氨酰胺的水平如何改...
1月7日,《自然-通訊》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完成的小鼠腸道微生物資源庫工作。腸道微生物是近年來生命科學和健康領域研究的前沿和熱點。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腸道微生物與宿主健康和生長發育密切相關,在未來人體健康管理和醫療產業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生物鐘是植物細胞中感知并預測光照和溫度等環境因子晝夜周期性變化的精細時間機制,它通過協調代謝與能量狀態以適應環境因子的晝夜動態變化,從而為植物的生長發育提供適應性優勢。生物鐘周期紊亂會嚴重影響植物多種生理和發育關鍵過程,如開花時間和脅迫應答...
一種新的催化劑可使甲基取代氫原子,從而大大提高藥物的效力。圖片來源:KAIBOFENG多年來,藥物研發化學家一直在努力簡化一個能將藥物效力提高2000倍的過程——神奇的甲基化。這種反應會清除單個氫原子,并以甲基替代,從而重塑藥物分子,使其更...
新華社北京2月13日電(記者李雯)世界衛生組織日前宣布新型冠狀病毒所引發疾病的英文名為“COVID-19”,病毒分類學委員會宣布這種病毒的英文名為“SARS-CoV-2”,但相關負責人強調“這一名稱與SARS疾病之間沒有關聯”。那么,傳染性...